正常生产情况下,废水的日处理量为5m3。为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的环保法规,保护水环境,消除水污染,该厂特委托我公司设计承建一套废水治理设施。我公司工程技术人员经现场了解,针对该厂的水量及水质状况,设计如下的治理方案。
二、设计依据及原则:
(一)、设计依据:
1、依据厂方提供的生产工艺,废水种类,废水排放量及场地资料。
A、废水日处理量为5m3,每天5小时连续处理。
B、废水主要污染物:BOD、PH、COD、磷酸盐及悬浮物等。
2、依据《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 19923-2005)之洗涤用水标准。
3、依据给排水工程的设计规范。
(二)设计原则:
1、废水治理工艺科学合理,运行稳定可靠,操作管理方便。
2、废水治理工程结构紧凑,布局合理,占地面积小。
3、工程投资省,工期短,运行费用低。
三、废水处理方案设计及工艺流程简介:
1、工艺流程的拟定:
根据该厂废水的水质水量状况,我公司拟采用混凝沉淀+生物过滤相结合的方法对废
水进行综合处理,设计处理能力为1m3/h(每天运行5h),具体工艺流程如下:
a. 废水处理部分
废水→格栅→废水调节池→混凝反应池→斜管沉淀池
调整池 →生物滤池 → 砂滤池→碳滤罐 →收集回用池→回用 b. 污泥处理部分
斜管沉淀池→污泥池 →污泥压滤机干化 → 人工打包 → 填埋或拉走
2、工艺流程简要说明:
A:生产车间产生的废水先进入调节池。进入调节池前先由格栅将废水中的较大颗粒
杂物拦截。被拦截在格栅表面的杂物由人工清理。废水在调节池进行均质。用泵将
调节池内的废水定量抽至混凝反应池,开启加药系统往废水中投加碱液,调废水的
PH值在10以上,并开启压缩空气搅拌,利用废水中含有的大量的Fe3+对废水中的
污染物进行混凝,搅拌反应约10分钟后,打开加药泵自动投加絮凝剂、碱铝、PAM
溶液进行絮凝。继续搅拌反应约30分钟后,出水自流至斜管沉淀池进行固液分离。
B:斜管沉淀池的出水自流至PH调整池,通过PH自动加药泵投加H2SO4调PH值为
6~9,调PH值完毕后,废水进入生物滤池,利用生物填料表面形成的生物膜具有吸附
作用和生化降解作用的两种功能,将废水中剩余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吸附、过滤、氧化分解,
废水在生物滤池内有效停留时间为2.5小时。生物滤池内装有反冲洗装置, 可视过滤情况
采用气水混合进行反冲洗,冲洗水流回废水调节池。
C:生物滤池的出水自流至砂滤池过滤残留悬浮物后通过加压泵泵入碳滤罐进行深度吸附
去除难分解有机物、部分金属离子后进入回用收集桶回用。
D:斜管沉淀池排出的污泥则定期排至污泥池进行污泥压滤干化,干化后打包运至垃圾场或填埋。